
目前,醫學影像學診斷大致分為兩大類,即結構影像學和功能影像學
紅外診斷技術屬于預防醫學范疇,功能影像學,是醫學影像學診斷手段之一。
預防醫學理念:功能性變化早于結構性變化,“溫變”早于“病變”
X線、B超、CT、MRI等項檢查以觀察人體結構的變化為主,屬于結構影像學技術

被動接受人體細胞代謝對外發出的紅外輻射信號,自身不產生任何輻射源
整個檢查過程不與人體直接接觸
無介入、無需服用任何輔助制劑或膠囊
適合孕婦、兒童、老年人等重點呵護人群使用,被譽為綠色檢查

內分泌、免疫、植物神經系統健康狀態評估
血脂、血糖、血壓、微循環健康狀態評估
耳、鼻、喉五官健康狀態和睡眠狀態健康評估
心肌供血、腦供血、肢體血管健康狀態評估
肺、氣管呼吸系統健康狀態評估
肝、膽、胰腺、食道、胃、結腸、直腸消化系統健康評估
乳腺、子宮、卵巢婦科健康狀態評估
前列腺、男性生殖系統健康狀態評估
腎、膀胱泌尿系統健康狀態評估
全身關節、椎體、骨科健康狀態評估

醫學紅外成像儀能極其敏感地接收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輻射,并通過特有的成像和凸顯層析技術,顯示出人體內異常熱源的分布、深度、強度、形態及走勢,從而全面、真實、動態地反映由人體代謝熱所表達的健康狀況和疾病信息,與其他技術手段的結合有利于臨床作出更加真實、準確、早期的診斷。